视频选集

如果90年代中国有了航母,在战略局势上主要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一、改变军事力量对比
航母战斗群具有强大的海上作战能力。在台海地区,其舰载机可以对台湾岛周边海域和空中进行严密监控。与没有航母相比,大大增强了中国在台海方向的军事存在感。例如,航母的舰载战斗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台军的海上目标和空中力量进行压制,使得台军在海空作战中处于劣势地位,改变了以往主要依靠陆基防空和海军舰艇的相对平衡的军事态势。

航母的远程打击能力可以有效威慑“台独”势力。其舰载机携带的精确制导武器,能够对台湾岛内的军事设施,如台军的空军基地、导弹阵地等关键目标构成威胁。这会让“台独”分子意识到,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可能面临巨大的军事打击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台独”势力的冒险行为。

二、军事行动能力方面,封锁能力提升
中国航母战斗群可以更有效地实施海上封锁。航母可以配合驱逐舰、护卫舰等舰艇,在台湾岛周边海域形成多层封锁线。与没有航母相比,封锁范围更广、封锁力度更大。例如,航母的舰载机可以对试图突破封锁的船只进行侦察和警告,驱逐舰和护卫舰则可以对船只进行拦截,从而阻止外部势力通过海上向台湾运送军事物资和人员,削弱台湾在军事装备和人员补充方面的能力。

支持两栖作战
航母在两栖作战中能够发挥巨大的支援作用。其舰载机可以为两栖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压制台军的海岸防御火力。在90年代,如果有了航母,在对台两栖作战计划中,航母战斗群可以在登陆作战前进行空中火力准备,摧毁台军的滩头阵地防御工事、雷达站等重要目标,为登陆部队开辟安全的登陆通道,大大提高了两栖作战的成功率。

三、心理方面
对台当局的影响
航母的存在会让台湾当局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台湾当局清楚航母所代表的军事力量和国家意志,这会使他们在考虑军事对抗等冒险行为时更加谨慎。例如,台湾当局在制定军事战略和军事预算时,会更多地考虑中国大陆航母战斗群的威胁,调整其军事部署和战略规划,避免过度激怒大陆导致军事冲突。
对台湾民众的影响
对于台湾民众来说,航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安抚民心的作用。当台湾民众看到中国大陆拥有强大的航母战斗群时,会更加明确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陆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这可能会减少台湾民众被“台独”势力煽动的情况,增强台湾民众对和平统一的期望。

如果90年代中国有了航母,但没来得及研制建造配套的歼-15系列舰载机,还没来得及研制建造护航的中华神盾驱逐舰、多用途护卫舰,那时的中国航母战斗群会是怎样的一个面貌?假设辽宁舰能够提前购买,提前归国,提前建成下水服役。那么其搭载的舰载机可能只有米格-29K舰载机与卡-28反潜直升机。没有盾舰护航,没有区域防空。只有旅沪级驱逐舰,旅海级驱逐舰,江卫II级护卫舰来为其护航。而水下的091级攻击核潜艇,由于噪声太大,容易暴露目标,可能不会距离航母编队太近,而是前出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