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选集

Diana Damrau可能是有錄音以來最好的夜之后,跨越古典技藝三百年來的最高峰,將暴力、優美、仇恨熔於一爐。古典才不是優雅的貴族,端看能否從超凡的技藝要求中,拼發出極致的火炎。

看过这版之后,搜了Damrau各个版本。这是个非常有表现力的演员。这个版本吐字间隙较大,有谭富英唱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那句的寸头。Damrau和另一个经典夜后Serra相比,有把音含着慢慢吐出来的感觉。效果见仁见智,控制力非常好。

完全理解夜后的行为动机,达姆娆的投入让人看的过瘾,听说是损耗很大的一个版本,不疯魔不成活,综合来说最喜欢的一版!

这辈子最遗憾的事之一,就是女神还活着的时候没有去看这个版本。业界标杆,天赋到努力都是满级的。各种上古老传奇的录音听了不少,个别特点比这个好的有,全面压制的,真的没有!更不用说,女神的表演也是完美的!

莫扎特的歌剧终作,在维也纳的沙龙文化中,他的作品折射出友谊和启蒙的灵感,这个取材维兰德童话的故事,变得充满道德意味,又超级复杂,从High F的夜后(复仇火焰堪称竹不如肉的试金石,花腔拟笛极具爆发力)到低音F的萨拉斯托(最晚出场,象征权威/神恩),从三侍女到三童子,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声音,而大量德语对白(田艺苗说“德国二人转”),对剧情的intensity是一种调剂。通过鸟儿-银铃-乐音的隐喻,莫扎特将自己投射在捕鸟人Papageno的身上,低俗、多嘴、搞怪但是真实,很难想象,在生命的尾声,他的声音仍然如此有活力,连死亡也是戏精的。这版好看,舞台美工精致(从月降-日升,到捕鸟人肩头的鸟屎),相对年轻的卡司赋予动作很多活力,看得非常投入。

Cast

Simon Keenlyside (Papageno)
Dorothea Röschmann (Pamina)
Will Hartmann (Tamino)
Diana Damrau (Queen of the Night)
Franz-Josef Selig (Sarasto)

Conductor: Sir Colin Davis
Stage Director: David McVicar

埃及王子塔米诺在临危受难之际得到了夜女王的拯救,夜女王将自己的女儿帕米纳的肖像拿给塔米诺看,美丽的帕米纳一下子就俘虏了王子的心。夜女王告诉王子,帕米纳被一位名叫萨拉斯特罗的 男子给掳走了,如果王子能够将自己的女儿平安的带回来,就把帕米纳许配给他为妻,塔米诺欣然应允。实际上,萨拉斯特罗并非夜女王所说的那样十恶不赦,夜女王的丈夫在死前将女儿托付给他,交由他来管教,这一举动招致了夜女王的不满,于是设下了如此的计谋。在拯救帕米纳的途中,聪慧的塔米诺渐渐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