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选集

介绍:
风暴作战是克罗地亚独立战争中最后一场大型战役,同时也是决定波斯尼亚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1995年8月4日,克罗地亚陆军在总长630千米(390英里)的战线上对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发动正面攻势;在经历数日战斗后,以前者取得决定性胜利告终,而支持克罗地亚一方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军则获得了战略性胜利。战役中,克罗地亚特种警察自韦莱比特山脉方向进兵,为克军提供支援;身处比哈奇口袋中的波斯尼亚军则自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陆军后方发动攻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降欧洲境内规模最大的地面战事,风暴作战的主要目标有二:一是为克罗地亚夺回面积达10,400平方千米(4,000平方英里)的失土(占其国土总面积的18.4%),二则是为波斯尼亚夺回对西波斯尼亚共和国的控制权。作战行动于1995年8月4日拂晓正式展开,并于8月7日晚间宣告结束,不过对反抗势力的扫荡行动则一直持续至8月14日为止。
风暴作战是波斯尼亚战争中一场重要的战略性胜利,不仅终结了比哈奇围城战役,更使克罗地亚军队、克罗地亚防卫委员会与波黑军队得以透过稍后的密斯托拉2号作战改变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的军事平衡。由于克罗地亚自独立战争爆发以来始终未曾停止人员的训练与武装的加强,且得益于1995年夏季作战所达成的战略成果,克罗地亚军队与防卫委员会才得以顺利推动风暴作战。作战发动前,联合国曾以维和任务与外交交涉等手段试图调停双方冲突,但皆以失败告终。
克罗地亚与波黑方面的成功主要归功于自身军队质量的增长,战线上对塞尔维亚军队多处阵地的突破同样助益良多。尽管如此,作战行动初期的战果参差不齐,但克军与波黑军仍透过戍守关键据点的方式成功拖垮了塞尔维亚的指挥系统,最终更导致后者防卫能力的全面崩溃。克军于作战发动前夺取了波斯尼亚格拉霍沃,加之特种警察已挺进至克里奇亚克,种种不利战况使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军队几乎不可能守得住首都克宁。另一方面,在利卡的两个克军卫戍旅通过快速推进截断了由塞尔维亚军队控制的区域,进而将数支抵抗力量为困于若干口袋中,同时使克军的机械化兵力得以向北对塞军卡尔洛瓦茨集团军的责任区域发动突击,并将塞军驱往巴诺维纳。塞军在格利纳与彼得里尼亚等地的失败使塞尔维亚巴诺维纳集团军的后备兵力遭到波黑军队的压制而动弹不得,基本使该集团军失去了战力。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陆军仰赖塞族共和国与南斯拉夫两国提供后备兵力支援,但两国并未实际干涉战事。
克罗地亚陆军与该国特种警察在行动中损失了174至211人,塞尔维亚方面则有560名士兵阵亡。另有四名联合国维和人员丧生。克军俘虏了约4,000名战俘。塞尔维亚平民的死亡人数则有争议;克罗地亚方面宣称共有214人丧生,但塞尔维亚来源却称多达1,192人死亡或失踪。攻势期间与攻势过后,约150,000至200,000名塞尔维亚难民逃离先前由塞军控制的区域;未逃离的平民则遭遇许多不同程度的罪行。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稍后对三位遭控犯有战争罪与涉入旨在将塞尔维亚人逐出克罗地亚的联合犯罪集团的克罗地亚将军进行了审判,但最终三人均获判无罪,法庭也驳回了对另一联合犯罪集团的罪行指控。2010年时,塞尔维亚向国际法院提出告诉,指控克罗地亚实施的风暴作战构成了种族灭绝的罪行。2015年,法院判决认定该作战行动与种族灭绝无关,同时表示塞尔维亚人的大规模移动纯粹是战争的直接影响;克罗地亚既没有逼迫该国境内少数塞尔维亚人离开的意图,也没有对少数族群进行种族清洗。不过法院仍然表明克罗地亚军队对平民的犯罪行为确实存在。截至2012年11月,克罗地亚检察体系已就各式罪名起诉了2,380名于风暴作战期间涉有犯罪嫌疑的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