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选集

· 江湖上流传着“卡片机战神”的传说,传说着一个人凭借一台卡片机ZV1和简陋的摄影装备拍出百万播放,但大家都不信。此时正夜黑风高,一个年轻人无意中获得了“百万播放秘籍”,又名“卡片机战神传”,在读完了那本秘籍后,他心潮澎湃,开始了自己的视频创作。(故事根据真实事件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关于 ZV-1:
· 我在入手 ZV-1 的时候是 2021 年,那时主要考虑专门买镜头太昂贵怕搞坏了,以及那时我在上学,没有那么多空间放置大相机和各种镜头,再加上我是初学者整一台像样的相机就可以了,于是就四千出头买了 ZV-1。在 2025 年的今天,我不太推荐 ZV1 了,因为明显有更好的选择比如 ZVE-10,佳能 R50/R10,尼康 Z30,他们的拍摄体验比 ZV-1强太多了,并给也适合长久学习摄影,当然他们的价格也略贵一点。
· 但作为一个使用 ZV-1 三年的人,我觉得他的潜力是很大的,第一,24-70mm(拍摄 1080P 视频你甚至可以数码变焦到 105mm),这个焦段范围还是很广的;第二,它的 24mm 广角能拍微距,105mm 数码变焦也可以拍微距,所以视角和对焦距离上有很大的空间;第三,HLG 规格,这个是我觉得 ZV1 潜力最大的一点之一,毕竟 HLG 就连 Z30 都没有,HLG 可以让你拍摄到灰片,这样你后期可以有很大的调色空间,老实说我当年就是用 ZV-1 上的这个 HLG 学习调色的,且因为是 Rec.2020 的色彩信息,所以你拍完 HLG 后甚至能拿素材做杜比;第四,机身轻便容易运镜,想当年我运镜都是不用稳定器直接手持的,就是因为 ZV-1 体积很小很轻运镜很方便,也因为机身小,所以你可以把它固定在很多特别的位置,拍摄创意镜头;第五,一些小细节了,它有变焦拨杆,你可以拿着 ZV-1 边走边变焦,很容易就可以拍出稀区柯克变焦,以及它居然自带机内 ND 滤镜,虽然这个我很少用,但有这个功能真的有够神奇的,像 ZVE-10 就没有这个功能。总而言之,ZV-1 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果你的预算有限,且能忍受续航差传感器小握持手感差等等缺点,ZV-1 还是很适合用来学习拍视频的。
☁️ 关于制作:
· 这期的工作量是巨大的,449 个镜头,1 小时 42 分的素材时长,15 张漫画,镜头没有上期多,但分镜是我目前最用心的,时长不算长但剪辑是我目前最复杂的,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是我有史以来花最长时间做的视频,之前我觉得「送给她的,iPhone15」是我未来难以超越的视频,现在我觉得这一期「做自媒体,真的需要一台“专业相机”」是我未来难以超越的视频,它倾注了我目前的所有。
· 当然,这个视频也存在着遗憾,比如一些镜头没对上焦,这个也真没办法,因为一些表演的画面,前面演的很好但没对上焦,后面再来一遍演的不那么好了;比如这期视频的漫画部分差点意思,这期的漫画太少了,漫画这个表现形式并没有跟往常视频一样完整融入进视频当中,这点真的很遗憾,漫画可是我个人风格啊,也是大家对我的印象之一;以及视频的最终结尾,处理得并不算好,我的预想是观众在看到结尾之后,能既有平静,又很振奋,想拿起相机拍视频的冲动,但目前看来只是有前者,仅仅是交代了年轻人看完秘籍看,我觉得还是不够的,还有就是结尾开箱新相机那一段,有种拖沓的感觉,当然只是一点点。
· 论视频的高光时刻,我觉得是卡片机战神被观众批评之后,从椅子上摔下,说自己太弱了,然后走进屋子开箱新相机,为啥我最喜欢这一段呢,因为这一段把极致的悲伤表达得淋漓尽致,镜头旋转,径向模糊效果,人物摔在地上的动作(当时屁股和腰要给我摔老疼了),人物难受无奈的表情(真的很需要演技,有一个镜头没对上焦,但是后面重新拍演不出那个效果了,于是就还是用没对上焦的镜头),音效音乐的配合(尤其是 BGM,它不属于明显悲伤的 BGM,属于很平静的那种 BGM,但是放在那就有种背刺的伤痛感,以及音效会有一种人让人昏昏沉沉的感觉),最关键的是,在这一切之后,主角并未抱怨和反驳,而是买了一个新相机,默默继续学摄影,这简直就是用一个平静的方式,把主角的成长与不放弃的精神推向了一个高峰,回看最开始的他,初出茅庐,啥也不会,抱怨自己相机不好,现在的他变得成熟稳重太多了,这一切的一切真是一场蜕变啊,卡片机战神。
☁️ 制作工具:
拍摄:索尼 A6700 / 影石 Go3S / 影石 X4 / iPhone15ProMax
收音:DJI Mic 1
剪辑:Final Cut Pro 11|MacBook Pro M1 Max 64+1T
漫画:Procreate
☁️ 制作小队:
脚本:霁云
拍摄:霁云 七七(辅助)
漫画:霁云
剪辑:霁云
字幕: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