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选集

感谢大家对本期视频的赞助播出。

本期文献资料:史料:
诗经、尚书、礼记、周礼、易经、论语、孟子
逸周书、国语、尚书大传、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王国维
史记—司马迁
汉书—班固
后汉书—范晔
水经注—郦道元
周原甲骨文—曹玮
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
金文编定补—陈汉平
西周铜器断带—陈梦家

著作:
西周史—杨宽
西周史—许倬云
夏商周考古论文集—邹衡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杨向奎
周原文化与西周文明 -- 君盛平
先周文化探索—雷兴山
西周的政体 -- 李峰 
西周的兴亡—李峰
西周兴亡史研究 -- 杜勇 
王国维手定观堂集林 -- 王国维
徐中舒先秦史讲义—徐中舒
西周史略—百川静
周公—钱穆
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西周—黄爱梅
被记忆的西周史—松井嘉德
西周年代考—陈梦家
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唐兰

论文/考古发掘报告/报道

圣王的塑造与道统的构建——以朱熹与蔡沈的《尚书》学为中心-樊智宁
韩愈建立儒学道统的意义及现代启示-杨翰卿
周公制礼及西周政教关系建构研究-冉灿
“三代考古”概说-孙华
《诗经·豳风》研究-董雨逸
周族的起源及其播迁——从邰的地望说起-杨升南
西周王都研究-王震
西周国家结构研究-雷鹄宇
先秦豳地周文化与社会生活研究-陈俊德
先周族的迁徙路径与文学书写-郑晓峰
论《诗经》所见先周时期姬周播迁中的姬戎关系_戴巧明
论商周的羌与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羌-王俊杰
试论姬姜关系视角下后稷的文化属性-朱家楠
周族与西戎_刘宝才
先周文化研究述论-曹斌
中国早期文明路径与文明史观的产生-张天恩
两种文明形态与周民族迁徙的史诗路径-傅道彬
古公迁岐的原因及其意义_刘军社
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综论宝鸡市近年发现的一批青铜器的重要历史价值—唐兰
鬼方:殷周时代北方的农牧混合族群—唐晓峰
“集群式”与“同构性”:先秦时期的宗庙格局及其礼制思想-李浈
西周金文“王在周”所涉及建筑考述——兼说凤雏三号基址大型石柱为宗庙碑-刘海宇
西周的“京宫”与“康宫”问题-尹夏清
周原凤雏甲组建筑“宗庙说”质疑-郭明
周原遗址凤雏建筑基址群探论-严志斌
陕西周原遗址:解码三千年前的西周都城_秦毅
百片甲骨惊天下__三重城垣溯先周_本报记者__赵茁轶__张琪悦__王熙
周原与镐京——关于西周王朝的都城-曹大志
周原遗址西周时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李楠
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甲骨卜辞中的“中周”与早期殷周关系_曹定云
说彝伦——殷周之际社会秩序的重构-晁福林
凤雏庙号卜甲与商纣王伐周-王恩田
帝乙归妹-赵爱萍
周文王形象的文化建构及其意义-崔冶
周原庙祭甲骨与“文王受命”公案-李桂民
周文王对商政策浅析_李云凯
陕西宝鸡高家村刘家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田仁孝
2020-2021年周原遗址西周城址考古简报-曹大志
董仲舒与司马迁对“白鱼赤乌”与“天命”传承的阐发-邓红
武王伐纣“至汜而汎”考辨-王旭东
武王伐商过程与克商日再证——以《礼记·乐记》为线索的讨论-尹松鹏
武王伐纣不存在孟津观兵之事_苏德荣
再谈武王伐纣进军路线-陈昌远
周代宫城制度中庙社朝寝的布局辨析——基于周代鲁国宫城的营建模式复原方案-张悦
周族起源与先周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牛世山
周原地区商周时期聚落形态初探-郭士嘉
周原遗址新见京当型铜器墓浅识-齐浩
商文化京当型与郑家坡类遗存关系探讨-宋江宁
周原遗址商时期遗存与先周文化关系辨析-雷兴山
姬姜两族关系浅谈_任周芳
浅谈“戎狄之间”的先周文化探索-张鹏
再论商王朝的衰亡与铅-孙明
商周青铜矿料开发及其与商周文明的关系研究-易德生
先周文化的内涵及其渊源探讨-李峰
碾子坡文化初论-马林伟
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尹盛平
商文化京当类型-判别、分歧与解析-牛世山
商文化京当类型的形成背景分析——关于考古学文化空间分布特殊模式的思考-牛世山
碾子坡、北吕、西村墓地试析——先周、西周时期墓葬材料所反映之社会稳定性的探讨-张德仁
论泾水上游的周文化-马林伟
陕西武功郑家坡先周遗址发掘简报-任周芳
陕西麟游县蔡家河遗址商代遗存发掘报告
碾子坡类型刍论(摘要)-田仁孝
刘家文化新探——附论先周文化的渊源-尹盛平
商代后期关中西部考古学文化的再审视—先周历史的考古学观察-张鹏
论周原遗址京当类遗存对周人迁岐的指示意义-宋江宁
考古学文化与族群关系的思考——“先周文化”研究反思-马赛
再论郑家坡遗址了分期和年代-刘军社
郑家坡文化研究-雷长胜
论商周之际的乳钉夔纹盆形簋——关中地区先周时期铜器群探索之三-李宏飞
殷周王家关系研究-郭静云
试论灭商以前的商周关系-范毓周
再论灭商前的商周关系-宋新潮
周原出土甲骨中反映的商周关系-田昌五
先周的婚姻外交与周民族的崛起-段连勤
说说毛泽东对商纣王的评价-胡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