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选集

南泉山寺,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城南1.5公里的南泉山中,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黎平府志》记载,南泉山寺始建于明朝,初建时规模宏大,有“明建三寺于山”之说,可惜创建不久便毁于战火。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黎靖参将李思忠倡导捐资重建。嘉庆元年(1796年),寺庙再次进行重修,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

建筑群依山而建,逐级跌落,既有明代的端庄持重,又不失清代的玲珑秀丽,是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完美融合。寺庙有三殿,第一层为大佛殿,第二层为灵宫殿,第三层为宝顶庵正殿。大佛殿含有夕佳阁,灵宫殿含有天香阁,另有翠微亭,已毁。南泉亭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知府袁开第创建,十七年(1891年)知府俞渭,知县赵一鹤筹款重修。大佛殿山门为砖砌,呈八字形,门上有行书匾额“雅若祗园”,门侧有阴刻楷书对联一副:“马足车尘,世路不知何处尽;山花涧月,禅心应自此中生。”山门前有六级垂带踏垛,门左右各安石狮一尊,彰显着庄严与肃穆。

南泉山寺内供释迦牟尼佛像,侍以阿难、迦叶、四大天王及十八罗汉等,是佛教信徒重要的朝拜之地,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灵宫殿内的天香阁旧名天香书院,是明代抗清名将何腾蛟少年时只身攻书之处,历代文人学士常到此瞻仰胜迹,四壁题诗几无空隙,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黎平以外少有人知,值得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