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选集

-
第一次认识世博会,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是在15年前的上海。
那仿佛是一个9岁孩子第一次真正睁眼看到世界模样的日子,那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多异乡客的日子,那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分享、介绍、了解相互历史、艺术、美食、科技和文化的一切美好的日子。
那是一个我们的世界还被广泛地称为“地球村”的时候。
也正因给我留下的是这样的印象,世博会已经早已不只是那个国际展览局协调下的综合性展会,它造就和理想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大团结等我所认同的概念深深绑定在一起了。
但在那之后,再也没机会去到这个“令我睁开眼睛”的盛会。直到时隔15年,才终于再一次亲眼看到了“Welcome to EXPO”这一句话。
现在的世界和主流舆论,已经与15年前截然不同,没几个人还在说“地球村”,而是充满着分裂、仇恨、右转、沙文主义、种族歧视等愈发负面和倒退的趋势,仿佛一切都可以去被歧视、拉踩、对立。
世博会也许是如今剩下的,最接近“地球村”这个概念的地方了,一直都觉得,全世界各国说着不同语言,过着不同文化和生活的人们聚在一起分享相互的美好,太美妙了!
在这个几乎一切都在数字化的年代,在当今的主要科技话题是大语言模型民主化的时代,在这个实体愈发式微的年代,再加上前面提到的社会环境的保守化(这都算轻的)转变,举办世博会仿佛变成了吃力不讨好的努力,且在这些因素的加持下,世博会也许已经没有过去那样丰富多彩,也许也不如过去那样重要和令人大开眼界。
世博会应该是前卫的,应该是描绘未来社会蓝图的揭幕,但如今的世界其实已经早已不再如此中心化,游戏界E3的陨落也含有这样的原因,但缺少了那一种能令人真正振奋的仪式感,仪式,是从古至今的人们以千百万种方式追求的一种精神状态,所以我对E3之死也同样惋惜。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展馆都将播片当作了主要部分,但我依然觉得非去不可,而且,在结束这次三天的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参观旅行后,也坚定了我不会再错过一届世博会的决心;并且其实一样也还有不少实物、有趣的互动活动、现场文化演出、美食、以及百家争鸣点“到底如何播片效果更好”,当然了,还有每次世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缤纷多彩的建筑设计。
最后,3天真的不够、对于一个爱逛展的我来说,感觉起码要5天。那么,2030年,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再见吧!
接下来,我将以一种沉浸记录的方式,带大家云游一届“虚拟大阪关西世博会”,在接下来的十个小时里,我们会到访世博园里的80个地点,其中有展馆、有活动也有餐厅和公园,当然了,这不过是世博会的其中一部分,实际上,我没能有机会去到任何一个主题馆,也没去到高达馆,没体验上“人生重生”游戏,但其中也有诸多亮点,这是我为期三天的大阪世博会全体验,但远远不是本届世博会能提供的全部有趣体验,那现在就让我们坐上出发去大阪的航班,开始这次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