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选集

这篇内容主要围绕中美关税战以及美国国债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 中美关税战及中国态度:表面上特朗普表现出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的软化态度,但中国政府回应明确,一是强调没有在谈,二是坚持“打则奉陪到底,谈则敞开大门”的原则。中国认为美国应拿出诚意,取消之前强加的关税,否则无法进行谈判。此外,4月23号8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谴责美国关税大棒政策,国际舆论对美国愈发不利。
美国国债历史及现状
- 历史发展:美国国债历史悠久,建国时就有发行,南北战争时期首次大规模借债,此后在二战、越南战争等时期债务不断增加。到2025年,美国国债已高达36.2万亿美元。
- 债务负担:美国政府因常年入不敷出,大量战争和军事开支以及政府福利等导致债务累计,每年需支付约1.2万亿美元的国债利息,占财政收入的24%。美国政府不吃不喝7年也还不起这些本金。
- 国债构成:美债76%在美国人手里,24%在外国人手里。美联储持有约4.5万亿,美国联邦政府持有约7.5万亿,国外持有者中日本最多(1.1万亿),中国第二(7600亿),英国第三(约7000亿)。
美债的种类及特点
- 短期国债(t bill):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等,没有利息,按低于票面价格发行,到期按票面金额偿还。
- 中期国债(t note):以2年期、3年期、10年期为主,10年期最重要,用收益率计算收益。收益率会因债券实际价格变动而变化,价格上升收益率下降,反之亦然。
- 其他种类:还包括30年期国债、通胀保值债券(TIPS)、浮动利率债券、分期还款债券以及美国国债ETF基金等多种投资方式。
- 特朗普面临的美债到期难题:2025年6月,特朗普面临6.5万亿美元美债到期需借新还旧,年底还需还9万亿美元美债。这些债务多为短期美债,是拜登执政期间因两党扯皮、美联储升息以及支援俄乌战争等原因导致高利率下借的短期债。特朗普希望美联储降息以降低国债收益率,便于发行新债,但目前未成功。他还推出海湖庄园计划的100年免息贷款国债,试图降低总体利率,但效果不佳。
美债问题的可能结果
- 中国不让步:谈不成的话,美联储可能兜底购买国债,这将导致通胀和美元贬值,冲击美国经济和政府信用。
- 恢复关税并降息:美国恢复以前关税,美联储降息,降低国债收益率,各国与美国达成合约并消化部分国债,但美债结构性危机依然存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硬着陆:一定程度违约,与债主谈判交换条件,如历史上英国对美国的债务违约案例,虽能解决一时问题,但会严重影响美元信用。
- 美债持有变化及影响:2015年到2025年,外国人持有美债比例从43%-44%降至24%,中美贸易战后各国开始抛售美债,中国也从持有1万亿以上降至7000多亿。抛售的美债多流入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用高杠杆炒作美债,其抛售行为导致美债价格波动和收益率上升,对美国发行美债不利。
- 未来趋势展望:美国美元的结构性危机使其世界霸权岌岌可危,国际贸易货币体系可能向多元化发展,美元比例会继续降低,欧元第二,人民币可能第三。美国消费比例会下降,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将更频繁,美国孤立中国可能最终孤立自己。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缓解与其他国家矛盾,但只要中国态度坚定,6月份美债问题仍会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