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选集

笑声,代表生命与活力。
然而,骷髅却常常发笑,
这一形象既矛盾,又迷人。
本视频从《传说之下》里的杉斯(Sans)这个角色出发,漫谈「发笑的骷髅」的诸种文化意义。
杉斯是个骷髅,爱讲笑话,是个丑角,看起来无足轻重,却广受欢迎——这并非偶然。笑声化解恐惧、笑声承担荒诞、笑声也审判着现实——所以,我们需要笑声。
【相关作品】
《UNDERTALE》(传说之下)《现实之舞》《诗无尽头》《安德烈·卢布廖夫》《让子弹飞》《骷髅幻戏图》《长夜行》《明日之丈》,以及一些经典鬼畜和春晚小品
【参考文献】
《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吉奥乔·阿甘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注释】
01:30 卡拉瓦乔所绘的圣哲罗姆。骷髅常出现在此类圣人绘画中,表达对死亡的沉思。
01:44 日本绘画中的一类题材《九相图》,表现人死后腐败直至残骨的九个阶段。
01:51 实际上,人文主义者本就伴随着个体意识,对个体生死的关怀也是其意旨之一。而此处本意并非当初的「人文主义者」,而是当下凡事必夸耀「人类」、「文明」、「进步」等,简单重复「从蒙昧到理性」、「从落后到先进」的进步主义叙事的一些人,他们只顾着夸大抽象的「人类文明」,忽视了个体幸福与否。
02:07 虽然我为了叙述方便说是「梦」,但其实就电影本身来说,这是导演的自传,其中并没有明确的符号告诉人「这是梦」,而这一幕其实是对其幼年的意识的直接表现。
02:38 《长夜行》的主题,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卑贱的肉身性」。
04:54 此处是老年的诗人(其实就是导演自己)来告诉年轻的自己,随着年龄增长,你的生命本身会超越这些。而「选择艺术」,说的不是这段情节,而是就电影整体情节来说的。
06:19 凡高有言:「我不想做个殉道者」,但如今我们却一厢情愿把凡高看作艺术殉道者。
07:32 这个动画已经进入公有版权了,应该不会被法务部警告吧(手动滑稽)。
14:57 这个小品最近也有跟多AI改编。或许小品的搞笑不仅在于内容,而且也在于提供了一种搞笑的形式?
16:20 马克思有言:「一切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都会出现两次,一次是悲剧,一次是闹剧。」某种历史形式无法再继续了,陷入了重复、中断,自然要变成喜剧。而喜剧人物的行动也总是陷入中断、失败。喜剧本身就带着对历史危机的审视。(为了防止有人说听不懂,多说点解释一下)